带着村民奔富路——记凤县检察院驻侯家河村第一书记卓地龙 |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7-08-03 | 浏览:2877次 ] |
七月的西秦,热浪滚滚。凉房中空调下,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然而,在凤县河口镇侯家河村贫困户张刘芳的花椒地里,凤县检察院驻该村第一书记卓地龙正在帮他摘花椒。 日头晒得膀子发痛,汗水浸透了衣衫,但看到满树的“红果”摘进了篮子里,卓地龙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采摘间隙,接过张刘芳递来的水杯,卓地龙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拿起毛巾擦把脸,又开始忙活了。 提起这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碎娃”书记,侯家河村的村民都点头称赞,“娃不错,想着咱群众呢!”“他帮咱村民要资金、争项目、学技术,大家都记他的好!” 搞培训让贫瘠的土地生出“金” 侯家河村位于凤县河口镇东北方向,距离镇上约 2.5公里,全村 6个组,共有村民 188户 746人,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65户 17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一个贫困大村。 今年 5月,卓地龙来到侯家河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是外地人,初来乍到,当地的环境交通、风俗习惯就先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语言上沟通困难,生活上不适应,村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需要解决,对于一个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来说,困难不小。 “这算什么,作为党员就要经得住考验和磨炼。”卓地龙没有被吓住,而是主动去适应新生活和新工作。经过前期调研,他了解到,该村村民主要以种植中药材和苗木为生,而 65户贫困户绝大多数因为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而致贫。 他积极联系县商工局,邀请专家在村上开展了两次中药材种植专业培训,指导村民开展药材种植,并联系县劳动就业局开展了 3次中蜂养殖培训。此外,卓地龙还积极对外联系,赴杨凌、商洛洛南等地考察金银花种植,改善村上药材种植结构,提升农田利用效率。
该村二组贫困户谢明贵今年已有 77岁,他和老伴与患病的儿子一起生活,老两口还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不仅要经常给自己买药,儿子看病吃药更是家常便饭。全家仅靠 3亩玉米和一点柴胡维持生计,人均年收入仅有 2800多元,连买药钱都不够。卓地龙了解到他家情况后,积极帮其争取来保险赔付、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同时,因为谢明贵家缺乏劳动力,卓地龙还动员他家将 3亩土地流转出去,争取获得最大利润。 虽说到任时间不长,但第一书记卓地龙凭着踏实、认真、敢想敢干的这股劲,帮助村子发展,帮助村民脱贫,他以实际行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 弓旭东 来源于:宝鸡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