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法动态


凤县留凤关镇:“群众事情院坝办”纠纷化解工作法

[ 来源: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5-04-28 | 浏览:88次 ]

凤县留凤关镇位于凤县西南部,秦岭腹地,紫柏山下,总面积726.1平方公里,是宝鸡市面积第一大乡镇,下辖12个村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73户13593人,山大沟深、地域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群众矛盾纠纷不易及时解决,极易引发社会矛盾。面对这一现实问题,留凤关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群众事情院坝办”纠纷化解工作法,构建网格化直接服务群众机制,通过下沉干部深入网格直接服务群众,对群众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处、第一时间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去年以来累计调解矛盾纠纷87件,代办帮办500余件,宣传宣讲惠民政策1000余次条,下沉干部搜集群众反映问题215个,已经处理213个。



网格服务明机制。一是建立四级网格。按照属地管理、方便服务的原则,建立镇、村、组、户四级直接服务群众网格体系。镇级大网格由党委书记担任指导员,镇长担任网格长,统筹协调全镇工作。以村为单位划分12个二级网格,由联村领导担任指导员、各村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负责全村工作。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108个三级网格,由“四支队伍”等担任指导员,小组长担任网格长,负责全组工作。二是确定下沉干部。按照就近原则,以10户为1个基本单元,划分四级网格339个,从4373户群众中每户选一名代表与驻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一起纳入网格管理。明确由58名机关干部,61名村常设干部,31名驻村工作队成员,12名社保助理员,68名两代表一委员,以及青妇干部、小组长、公益性岗位、党员中心户长等109人,共339名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以小网格为单元进企入户搞服务。三是搭建网上载体。为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和问题,每一个四级网格分别建立微信群,网格员担任群主,将服务群众全部纳入微信群内,并邀请12名县级领导随机加入网格群,群主通过微信群了解群众诉求、表达实际需要,让数据“网上传”代替群众来回跑。四是完善督考核办法。由联村领导和支部书记督促,下沉干部每月至少下沉一次网格开展服务,定期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网格长、下沉干部的履职情况记入年终考核结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下沉工作不积极的镇机关干部由镇纪委督促,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由镇党建办督促,确保工作开展时效。

板凳交心知民困。一是明白卡让干群双向知晓。为了让下沉干部知道联系群众,让群众清楚下沉干部,留凤关镇建立了上岗公示和联络走访制度,逐户张贴民情联系卡,明确相关网格长和下沉干部,要求下沉干部定期入户走访、组织开展“关上说事”农民学习会等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二是优服务让讯息双向联通。为了保证群众之间的小摩擦、小纠纷及时调处,群众自己的烦心事、闹心事及时解决,留凤关镇所有下沉干部每月至少到网格内群众家里开展一次“面对面”服务工作,坐在板凳上与群众拉家常;每周至少在微信群内宣传最新政策、询问群众诉求一次,主动搜集微信群反馈、电话收到的诉求信息,由下沉干部将相关情况汇总到村组网格长形成问题台账。三是重流程让进度双向督促。将收集到的问题台账进行清单化整理、模块化归类,按照“发现问题、计入台账、规定时限、办结销号”的闭环流程,承诺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当场办结的事项,按照性质类别,落实具体责任人、承诺办理时限和效果,将办理情况及时向涉及群众反馈,由网格员和群众共同督促问题解决。





院坝说事解纠纷。一是坐在院坝沟通交流。针对以往干部下乡“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的问题,留凤关镇采取“干部访、群众说、随时报”的方式,全方位的联系群众,对群众缺、忧、怕、盼,做到心中有数,主动介入办理,通过“心贴心”的交流形式,与群众谈思想、谈感情,让沟通交流更加充分。二是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主动参与是处理好邻里矛盾纠纷的关键所在。留凤关镇发挥孝老敬亲、勤劳致富、道德模范等方面典型人物作用,与下沉干部一起“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说身边人的生动案例潜移默化引导、影响和教育群众,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院坝里调处矛盾纠纷紧密结合,在院坝里巡回开展志愿服务,为农户送法律、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四是成立“邻里情·一家亲”互助组。发挥网格员桥梁作用,引导网格内群众确立村民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用“'道德银行'储蓄模范人物和事迹,以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鼓励村民之间孝亲敬老、帮困解难、和睦相处。

在“群众事情院坝办”纠纷化解工作法的实施下,留凤关镇现已建成文明镇村共12个,实现文明村全覆盖,并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跻身省上跟踪指导市级重点镇建设先进镇,全镇社会大局整体和谐稳定。

来源:凤县留凤关镇